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东京新增感染人数在连日激增后今天终于首次破百,但政府的“紧急事态宣言”依然迟迟未出,孙正义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起“东京该不该进入紧急状态”的投票,结果70%以上投票者选了“应该”,民间似乎比政府更着急。
但日本所谓“紧急事态宣言”的法律依据是刚刚通过不久的特措法,该项法律虽然规定政府有权对民众发布“要求”,但没有规定违背要求的罚则,所以事实上没有多少强制力,跟现在各县知事发布的“自肃”请求区别不大。“紧急事态宣言”背景下知事拥有的行政强制效力事项只包括:1、为搭建临时医疗设施,可以未经所有者同意征用土地和建筑物;2、强制要求保管药品和食品等重要民生物资,违反命令隐蔽或废弃物资的可以课六个月以下刑法或罚款30万日元以下。拒绝公权机构对保管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可以罚款30万日元以下。而封锁公共交通的措施在法律上则是一片空白,与各国现行的各项交通封锁措施相反,日本法律规定在感染扩大的情况下,公共机关职员必须上班工作,维持最低限度的交通通行要求。看来各国政府担忧的“点”都各不相同。
除东京外,日本各地最近一周的疫情都不容乐观,原先的零感染地区出现了零星感染,零星感染地区则出现集团感染,蔓延之势大致已成,医疗物资和医疗人力资源全面吃紧,各县都没有余粮,还得想办法扩充粮仓,而医院内部集团感染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的新闻也频频爆出,排行第一的福冈县至今已有41名医护被感染,其次是东京都33名,此外大阪府24人,兵库县16人,神奈川县13人。其可怕之处是部分医护感染可能导致整个医院在一定时期内内部机能瘫痪无法接诊,从而进一步压缩现有的医疗资源。
无论政府和医疗队伍如何努力,短期内能扩充的医疗资源最终也有限度,这个常识已被媒体反复强调,以唤起民众危机感。能改变蔓延趋势的有效选项最后只剩下“民众改变行为模式”这一项。专家预测,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至少要比现在减少50%以上才有可能扭转局面。
这个周末是东京都连续发布自肃令的第二周,从媒体报道的街头情况来看,人们还是相当自觉的,每天激增的感染人数,感染新冠的著名笑星溘然长逝等等消息冲击着人们的心理,危机感一旦激活就不容易回落了,除非新冠数据出现拐点。自肃令对第二波疫情是否会产生正面影响至少还得两三周才能见端倪,现在的数据依然是消化之前欧美回流人员的存量体现。
持续冷清寥落的街头当然是对消费业的巨大打击,特别是小商小贩,分分钟徘徊在破产边缘,疫情之外再添经济不安,这个樱花季成了很多人的梦魇季。日本已经宣布对低收入家庭每户发放30万日元,对个人事业主发放100万日元,对中小企业发放200万日元的紧急援助,此外各地政府也对中小企业和自营业者设置了财政援助和助业贷款窗口。
(樱花公园里的一家饮食店,关门歇业空无一人。往年这个时节正是人多的时候。)
(空无一人的樱花道,平时早就应该车流满满来看樱花。)
控疫情和振经济不能两全,如何平衡这一两难局面才是各国抗疫对策的真正大考,用民间大白话说就是:病死是死,饿死也是死。世界疫情短期内无法收束,持续一年以上的可能性已经为大家共识,疫情对人们的心理冲击是强烈而瞬时的,每天跳翻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非常直观。但经济对民生和社会的影响则会慢慢入侵人们的日常生活,隐蔽而不易察觉,今天街上一家拉面店关门了,明天对门一家小超市关闭了,自己所在的公司有一天也可能因为哪家供货商无法供货而不得不停产停业……全球化时代,个人与个人,机构与机构,国家与国家都高度关联,互相渗透,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独善其身。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特别是海外资产和投资特别庞大的日本,其疫情发展不光对本国,对全球,特别是对经济往来及其密切的亚洲邻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疫情上、下半场的定义并非“中国疫情”和“世界疫情”而是“疫情本身”和“疫情经济”,这才是真正的“全场”。疫情到底是离散全球化还是强化全球化,各界人士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个人的看法是:面对如此巨灾,全世界人民除了携手共度难关难道还有别的选项吗?代价几何?
 
话题:



0

推荐

爱纪桑一

爱纪桑一

2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旅日华侨,资管从业者。

文章
  • 文章归档
2020年 20篇